基金獵人將帶來一系列的投資新手入門文章,幫助新手推開投資世界的大門,希望所有對投資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打好基礎,在琳瑯滿目、令人眼花撩亂的投資世界中,找到適合自己的穩健獲利方法,大家攜手一起達到財富自由的境界。
這篇文是【投資新手入門】什麼是選擇權的下一篇,還沒看過的朋友可以先看上一篇唷~
選擇權的價格
上次我們介紹了「標的資產的市價」與「履約價」的相對關係,如何影響買/賣「買權」、買/賣「賣權」的報酬。
但在實務上選擇權的價格並不是這麼簡單就能決定的,經過許多財務工程專家、應用數學家的多年研究,終於發展出一套很有名的B-S模型(Black-Scholes Model)來為選擇權定價。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進連結了解,但我想大部分的人都不會想搞清楚B-S模型的啦~
簡單來說,我們能大致將選擇權的價格分成三個組成來源:
- 內含價值
- 時間價值
- 波動度
內含價值
選擇權的內含價值其實就是獵人在上一篇文裡介紹的概念。
舉例
選擇權:台積電買權
標的資產:台積電股票
到期日:今天(已到期)
履約價:300元
今日標的資產收盤價:台積電收在305元
以上面的例子來說,最後台積電買權的結算價會是5元。因為已經到期了,不存在時間價值,也不存在來自波動度的價值。而這5元就是標的資產價格305元—履約價300元=5元。這5元就是內含價值。
這裡要額外介紹幾個選擇權的專有名詞。
價內:
以本例(買權)來說,標的資產價格已經漲到履約價之上,這時買權的內含價值>0元,這樣的買權就叫「價內買權」
價外:
價外就是價內的相反。以本例(買權)來說,如果標的資產價格沒有漲到履約價之上,這時買權的內含價值=0元,這樣的買權就是「價外買權」
深價內:
以本例(買權)來說,如果標的資產價格已經漲到350元,距離履約價的300元已經有50元的價差,已經離履約價很遠,這樣的買權就是深價內,意思就是它在到期日之前,已經很難再變回價外買權了
遠價外:
遠價外就是深價內的相反。如果標的資產價格是250元,以本例(買權)來說,距離履約價的300元還有50元的價差,在到期日前要變成價內買權的可能性很低,這樣的買權就是遠價外買權
舉例
選擇權:台積電賣權
標的資產:台積電股票
到期日:今天(已到期)
履約價:300元
今日標的資產收盤價:台積電收在295元
則本例的台積電賣權的結算價會是,履約價300元-標的資產市價295元=5元。
以這個賣權例子來說:
- 標的資產價格350元—>遠價外賣權
- 標的資產價格305元—>價外賣權
- 標的資產價格295元—>價內賣權
- 標的資產價格250元—>深價內賣權
時間價值
在到期日前,時間所賦予「價外選擇權有機會變為價內選擇權」的價值。
只要還沒結束(到期),一切都有可能。這就是時間的價值。
舉例
選擇權:台積電買權
標的資產:台積電股票
到期日:一個禮拜後
履約價:300元
今日標的資產收盤價:台積電收在305元
今日台積電買權收盤價:7.2元
以上面這個例子來說,台積電買權還沒到期,而今天的台積電買權收盤價,是7.2元。
這個時候,標的資產收盤價305元-履約價300元=5元,屬於內含價值。
7.2元-5元=2.2元,這2.2元則是來自於「時間價值」以及「波動度的價值」。
時間價值以及波動度的價值,如果不套用模型,是很難區分開的。
我們經由表面數字的觀察,只能把選擇權的價格拆成2大部分:
- 內含價值
- 時間價值+波動度的價值
波動度的價值
波動度越高,選擇權的價格會越高。
舉例來說,2019年有次台灣指數期貨發生胖手指事件,開盤前幾秒鐘價格暴跌破千點。
光看內含價值,在指數期貨暴跌的剎那,賣權價格會暴漲,而買權價格會只剩下可憐的一點點,因為內含價值為0。所以:
- 買「賣權」的人會賺錢
- 賣「賣權」的人會爆賠
- 買「買權」的人會損失大部分的權利金
- 賣「買權」的人能安穩的獲得權利金收入
但當天的實際情況是,買權、賣權價格同時暴漲,導致賣「買權」的人爆倉,造成慘重災情。
原因就在於波動度。
在指數期貨暴跌的剎那,買權的價格當中,內含價值為0,時間價值還有一些些(微不足道),但來自波動度的價值急升,導致買權價格爆漲。
總結
選擇權的基本概念,大致就如本文以及上一篇文的介紹。
有許多的投機者,鍾愛遠價外的買權。只要還沒結束,一切都有可能。在準備到期的時刻,遠價外買權的內含價值為0,時間價值剩一點點(因為快到期了),波動度價值則不一定,但通常也不會太高。所以這時的遠價外買權可能只剩「零點零幾元」。
如果賭對這個渺茫的「遠價外買權在最後時刻變為價內買權」的機會,則遠價外買權可能從「零點零幾元」變成「幾元」甚至「幾十元」,獲利倍數動輒數十數百倍。真是相當吸引人的故事啊~
除非你真的是預測超級準又運氣爆膨的高手,打算一次賭對住帝寶,賭錯回家當媽寶,否則別做歐印(all in)所有資金在遠價外買權的行為。
期貨、選擇權這種槓桿倍數大、波動度大的投資工具,本身就不是設計來讓我們投入大多數本金的。
任何投資工具都沒有風險大小之分,一切都看使用者自己罷了。
(本網站所述之任何內容均不構成對金融商品的投資要約,也不構成對於任何證券的買賣或進行任何交易的投資建議。投資一定有風險、基金有賺有賠、申購前請詳閱公開說明書)